船舶工業(1987)
珠海原是以漁業爲主的,爲了配合漁業生產,逐步興建了幾間修船、造船廠。目前,珠海市的船舶工業有所發展,企業有香洲船廠、珠海漁機廠、斗門造船廠、灣仔造船廠等,共有職工1500人。除進行船隻的設計、建造業務外,還擔負着全市及外地漁船及交通船隻的修理業務,每年還爲港澳渔民修理大批漁船。
珠海市醫藥工業的興起(1987)
珠海市醫藥和醫療器械工業發展很快,外向型醫藥工業企業就有數家,其中“麗珠醫藥發展有限公司”、“鳳山製藥廠”、“幸福注射器製造廠”等生產的產品,深受醫藥衛生界的讚譽,銷路甚暢,部分產品銷往香港、澳門,有的還遠銷到日本、美國,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1986年建材工業成績
珠海市的建築材料工業歷史悠久,但是發展較緩慢,技術水平較低。1980年起,隨着珠海經濟特區建設發展,建築材料工業有了長足進步,已成爲珠海市四大支柱工業之一。進入1986年,儘管受到壓縮基建投資,銀根緊縮等影響,但是,建材工業戰綫職工克服了很多困難,仍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市建材工業總產値達2667萬元。
二輕工業(1987)
1986年是珠海市二輕工業奮力爬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二輕工業系統繼續貫徹執行中央關於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使二輕工業又有所發展。市二輕工業公司下屬企業完成工業產値1480萬元,比1985年增長14%;銷售收入比1985年增長7.7%;利潤達64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爲11348元/人;出口產品、“三來一補”產值全年爲380餘萬元,完成年度計劃145%,比1985年增長65%。全年工繳費和出口產品外滙收入700萬港元,比1985年增長72%。
輕工業(1987)
1986年,市輕工業公司所屬廠家有11個,工業總產值達1388.9萬元,比1985年增長11.6%;實現利稅407.62萬元。輕工業的主要產品有:飲料酒794噸,白醋137噸,印刷品6564.17萬印,塑膠散珠87噸;魔芋45.5噸,藝術花座16.5萬個,珠簾5.28萬噸,綫35噸,纜9.12噸,網40.31噸,汽水4428噸,其中可口可樂汽水971.9噸,餅乾2862.5噸。全員勞動生產率19400元/人,比1985年增長5.37%;其中可口可樂廠的全員勞動生產率達60956元/人,爲本市輕工業之冠。
紡織製衣業(1987)
1986年珠海市的紡織製衣業有很大的發展,市紡織工業集團公司屬下有14個工廠,香洲區屬的紡織製衣廠有35家,斗門縣屬紡織製衣廠有11家,由各大企業和民辦企業自營的紡織製衣廠有10家左右,總數已近70家,比1985年增長近1/3。新辦廠家的規模越來越大,設備越來越先進,管理技術和機構也越來越完善,初步形成了紡織、漂染、定型、製衣等相對完整的紡織製衣工業系統。產品有毛綫、滌綸棉紗、亞麻紗、絲棉紗、各種混紡棉和絲綢服裝、各式毛衫、時裝等。經營方式已經由“三來一補”發展到合資、合作、租賃等比較長期的相對穩定的形式。合作的客商仍然以港澳居多,但已逐步向美、日等國家和地區發展。產品的質量和數量都有較大提高。絕大部分產品銷往美國、日本、西歐、加拿大、東南亞諸國以及香港、澳門等地;也有少量內聯企業的產品供應國內市場。1986年全市紡織製衣行業的生產總値(主要以收入的加工費和部分自尋訂單生產的產品產値爲主)已達4073萬元以上(按現行價計算)。相對穩定的從業人員超過一萬人。紡織製衣行業已經發展成爲珠海市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部分。
機械工業(1987)
實行開放改革以後,珠海市先後從美國、日本、西德、意大利、丹麥、瑞士等國家和地區引進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機械設備和項目,如旋轉式壓縮機生產綫、特種電綫生產綫、電腦數控綫切割機牀、電腦數控精密立式銑牀、磨牀等,可以高效優質地生產多種型號的收錄機、電視機、冰箱、洗衣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包裝材料等配件,提高了工業生產的自配能力,改進了工業產品的包裝,部分產品已打入了國際市場。機械工業跳出了從事單一的農機管理業務範圍,重點轉入以適應電子、輕工、船舶、醫療、建材等工業配套的機械生產。
電子工業的現狀(1987)
1986年,珠海市電子工業有企業30多家,有收錄機生產綫、彩色電視機等生產綫49條。另外,還有錄音、錄像帶生產綫4條,電子元器件和電路板生產綫10條,可生產中高檔收錄機、彩色電視機、微電腦部件、錄音帶、錄像帶、原音帶、磁帶布、測試帶、力矩規、電子鐘、電子表、電子照相機、電話機、交換機、電子儀器儀表、閃光燈、計算器、電子琴、錄像機、高級音響等產品、元器件以及與電子產品配套用的注塑製品、五金配件、裝飾零件等。其中有的產品塡補了我國電子工業某些方面的空白,有些產品打入了國際市場。1986年,全市生產收錄機共629700部(其中出口16萬部),比1985年增長2.2%;電視機4.4萬部,比1985年增長17.3%。電子工業總產値達1.98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値的30%左右。由於新建電子企業的交付使用,1986年新增生產能力:錄像帶1200萬盒/年,電視機22萬台/年,收錄機27萬台/年,電腦磁碟1800萬張/年。
珠海市工業综述(1987)
〔“六五”期間市工業發展情况〕、〔1986年工業發展形勢〕
文化事业(1979-1986)
建市後,隨着特區經濟的發展,珠海市的文化建設也迅速發展起來。
衞生事業(1979-1986)
珠海市從1979年建市以來,衞生事業發展迅速,改變了原來的落後面貌。
敎育事業(1979-1986)
建市以來,珠海市中小學敎育事業發展迅速,成績喜人。目前,市區有小學79所,在校學生18,26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爲99.79%;中學14所,在校學生12,592人。
物資管理(1979-1986)
1979年上半年,經中央批準珠海縣改為省轄市——珠海市,1980年試辦經濟特區,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物資管理局由縣級局改爲市局,新編了個專業公司:金屬材料、化工建材、機電設備、煤炭、生資料服務、車船運輸。幹部、職工由建市前的95人,增至281人,其中幹部82人、職工199人,比1978年增加186人。從此,在市政府的領導下,物資局充分發揮管理機構的職能作用,狠抓經營管理,調動全體幹部、職工的積極性使物資有計劃地供應和調配,各種主要物資供應一年比一年增多。水泥,1983年比1979年增長241.2%,每年平均增長35.9%;鋼材,1983年比1979年增長107.7%,每年平均增長22%;煤炭,1983年比1979年增長180.6%,每年平均增長29.4%;玻璃1983年比1979年增長229.1%,每年平均增長34.7%。汽車銷售也逐年增加。從五項指標完成情况來看,供應一年比一年多,經濟效益一年比一年好。1983年購銷總額比1979年增長401.3%,每年平均增長49.6%;費用水平1979年爲10.1%,到1983年爲7.4%,比1979年下降3.21%;周轉天數1979年爲97天,到1983年爲29天,比1979年加快68天。盈利1979年爲0.1萬元,到1983年爲438萬元。固定資產1983年比1979年增長273.8%。建市以來,物資管理機構和經營機構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的布方針,結合珠海市經濟特區的建設和生產需要,以計劃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爲原則,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度,有效地調動了全局系統的職工、幹部的積極性,努力開展購銷業務,改善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全面超額完成了各種主要物資購銷任務。
農貿市場建設(1979-1986)
珠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有着廣闊富饒的腹地,隨着農村商品生產的迅速發展,農副產品大量輸入市區已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爲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積極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因勢利導,爲農副產品大量上市提供方便。
珠海市職工工资(1979-1986)
〔工資制度的改革〕、〔職工工資水平〕
勞動保護(1979-1986)
建市以來,珠海市認眞貫徹執行國家關於保護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政策,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劳動就業槪况(1979-1986)
建市以來,珠海市職工人數大幅度增加。1985年底,全市職工總數96,216人,相當於1978年職工總數的4倍。
空中運输服務(1979-1986)
〔直升機場建設〕、〔直升機場的管理和經營〕
陸路運输概述(1976-1986)
建市前,公路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同樣十分緩慢。 1978年珠海縣只有拱北車站,香洲車站,唐家上落站,縣交通局車船隊,香洲搬運站等幾個單位,共有客車47輛,小車74輛,貨車234輛,客運量106. 7萬人次,旅客周轉量3,362萬人/公里,車輛完好率為92%。由於水路客運航線未開闢,社會車輛較少,因而車客位年產量達43,815人/公里。耗油量也較低,為千人/公里耗油量8公升。
水路運輸概述(1979-1986)
珠海海岸線很長,但過去航運業發展却十分緩慢。香洲鎭原是縣府所在地,是珠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然而香洲港只是一個漁港,1975年開始組建珠海港務所,隸屬於石岐港務局。1978年前進出珠海的物資,除了漁船、單位船駁運外,外地承運的也只不過是廣濱、岐航兩個船舶單位。1975~1978年港口吞吐量徘徊在18萬噸左右。
城市建設(1979-1986)
珠海建市前,由於底子薄,基礎差,所以城市建設緩慢。1979年建市後,爲了早日實現把珠海建成一個以工業爲主,兼營旅遊業、商業、貿易、農(漁)業、住宅業的外向型的綜合經濟特區;建成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對外開放的、現代化的、花園式的海濱城市的目標。城市建設各項工作每年都有新的進展,一個新興的海濱之城正在形成。
基本建設情况綜述(1979-1986)
1979年,珠海市完成基本建設總投資1,855萬元,其中,生產性基建投資佔1,052萬元。按資金來源劃分,國家投資佔882萬元,自籌資金佔550萬元,利用外資佔423萬元。如按所有制性質劃分,則全民企事業基建投資總額爲1,333萬元,城鎭集體投資額爲55萬元,農村集體投資額爲467萬元,利用外資423萬元的基建投資,全部是農村集體企業的,這反映了鄕辦企業比較靈活、迅速。
漁業發展的情况(1979-1986)
珠海市海域廣闊,海岸綫長,水產資源豐富,是發展漁業的好地方。從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原珠海縣發展漁業的方針,是以捕爲主,捕養結合,生產逐年發展。最高年總產量達65萬担。七十年代後期,由於水產資源減弱,柴油供應不足,影响了生產的發展,到1978年,漁業總產僅46萬担。
水利建設槪况(1979-1986)
珠海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下游,南海之濱,地貌類型多樣,兼有山區、平原、丘陵、湖泊和海洋。全市地勢平緩、河涌縱橫,倚山臨海,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內陸由鳳凰山、將軍山、雁鵝塘山、白石山、黃楊山等山地、丘陵台地及西江、北江的冲積平原所構成。海涂面積較大,是廣東省後備土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由於特定的地理位置及復雜的地形條件,使珠海市有大片的山坡旱地,有一望無際的水田,旣有高山望天田,也有漬水低窪田和海濱咸田。這種特點,一方面爲我市農林牧副漁各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條件,另一方面也構成了頻繁的旱、咸、洪、澇、風、潮、淤等自然災害,給水利建設帶來很大的困難。
農村經濟發展的幾項重要措施(1979-1986)
爲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幾年來,珠海市主要採取了以下幾項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措施。
農民收入顯著提高(1979-1986)
1985年,全市的農業產品出口創滙達1,940萬美元,比1978年增長2.2倍。
農業生產全面發展(1979-1986)
建市以前,珠海農業以糧食生產爲主,農村經濟發展緩慢。1979年建市以後,珠海市從實際出發,實行農業生產“爲城市服務,爲特區服務,爲出口服務”的方針,對農業生產結構作了較大調整,大力開展多種經營,發展出口商品基地,增加出口作物的種植,使糧食、甘蔗等主要農作物產量有了提高,蔬菜、水果、鮮花、漁業及畜牧各業競相發展。
珠海市1985年建築材料工業的新進展
珠海市的建築材料工業歷史悠久,但是技術水平低,生產效率低,發展緩慢。1979年後,發展比較快,特別是近年來建築材料工業被列爲重點工業項目後,積極引進外資,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抓好技術改造取得較大的發展。
麗珠醫藥發展有限公司
〔麗珠醫藥發展有限公司〕 珠海市麗珠醫藥發展有限公司是由珠海市醫藥聯合總公司和廣東省製藥工業公司(含利民製藥廠、石歧製藥廠)、澳門南粤貿易有限公司、中國銀行珠海信托諮詢公司四方合資的企業。在開放、改革方針的指引下,利用特區的優惠條件和以內地强大的醫藥工業基礎,創辦了麗珠製藥廠前山分廠。並且做到當年投資,當年生產,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該廠目前已生產出口五個製劑品種,精加工出口8個藥物原料品種,1985年總產値214萬元,實現利潤121萬元,年創滙75萬美元(9個月)。這一事例說明:特區醫藥工業的前景是廣闊的。
珠海市船舶工業槪况(1979-1986)
珠海原是一個以漁業爲主的小縣,爲了配合漁業生產,逐步發展了一批修船、造船工業。
發展迅猛的珠海電子工業(1979-1986)
珠海市原來沒有電子工業。1979年建立的第一家電子企業——珠海市無線電廠,僅有13名職工,11萬元資金,只能進行電器維修及簡單裝配工作。1980年通過引進外資,發展了3家以加工裝配爲主的電子企業。
珠海市機電工業槪况(1979-1986)
建市前,機電工業十分落後。現在,機電工業除了能擔負農業機械、機具的修理和建造任務外,還引進了一批具有先進技術水平的設備和項目,如珠海市家用電器有限公司壓縮機廠1985年從美國引進的旋轉式壓縮機生產線,共有463台主要設備,273台專用設備,及各類檢測儀表測試設備,整個生產共有15條流水作業線,配備有機械手及自動測量装置。計劃生產的旋轉式全封閉壓縮機運轉平穩,振動和噪音小,結構緊凑,動力消耗較少,是新一代壓縮機產品,可用於製造電冰箱、空調器等家用電器產品上,預計年產量100萬台。
香洲毛紡廠
香洲毛紡廠是珠海市最早以補償貿易形式引進外資興建的來料加工企業,廠區佔地面積29,571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963平方米,主要產品是8~l6支純羊毛紗和羊兔毛混紡紗。引進波蘭的和毛機和梳毛機,西德的走錠機,瑞士的自動落筒機,日本的併線落筒機,美國的空調設備,英國的試捻度機、搖紗器等設備共24台,設計能力為600噸,装機容量為600千瓦。全廠有職工339人,其中管理人員24人。
紡織工業的崛起舆滕飛(1979-1986)
珠海建市前,紡織工業是個空白。建市以後,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活動、技術合作和交流, 創辦了紡織工業,生產出一批具有競爭能力的產品,遠銷歐、美及東南亞。
珠海市傢俬廠
該廠原是個小廠,1975年只有職工29人,生產廠房300平方米,固定資產41,966元,流動資金5,000元,只能以手工方式生產一些傳統性的木家具。近幾年來,工廠及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仿效北歐的家具造型設計,生產沙發、床褥、拆裝板式組合家具、鋁合金百葉窗簾、新款時裝鞋……等新產品,打進了國內外市場,經濟效益逐年提高。
二輕工業簡况(1979-1986)
珠海市的二輕工業原來基礎很薄弱,1979年的總產値只有398萬元。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廣東省二輕工業廳的指導和帮助下,經過全系統職工的努力,珠海市二輕工業有了較快的發展。
糖果餅乾廠
該廠是在1958年建立起來的一間地方國營小廠,現有職工97人,合同工26人,臨時工49人。1985年生產餅乾2,400噸,有17個餅乾品種,其中的“九洲牌”四味夾心餅乾等5個品種,被評爲廣東省優質產品。全廠實現利潤80萬元,上繳國家稅金60萬元。
輕工業發展槪况(1979-1986)
1978年以前,珠海的地方國營輕工業只有5個小工廠:酒廠、餅乾廠、飲料廠、印刷廠和網纜廠。產品主要有飲料酒、餅乾、汽水、魚網和印刷品五大類,還有糖果雜餅、冰糖、網綱、網纜等產品。年生產能力:飲料酒1,500噸,餅乾300噸,汽水1,000噸,印刷品2,000萬印張,魚網100噸,基本上都在本地銷售。根據1978年的統計,5個小廠的全部固定資產只有130萬元,從業職工478人,年總產值556萬元。
珠海市工業狀况和特點(1979-1986)
國營企業完成了整頓工作,提高了企業素質。到1985年底,列入整頓的25個國營工交企業,完成了中央提出關於國營企業整頓的任務並且驗收合格。經過整頓,企業工作得到了加强,各項管理制度比較健全和完善,企業管理人員的科學文化水平有所提高。